數字化賦能勘察設計行業(yè)的最終目標,不只是通過設計產出模型或者圖紙,而是將設計圖里的建筑以最優(yōu)的方式造出來,并使其得到最優(yōu)的使用。
作為一家在BIM應用賽道上深耕多年的設計企業(yè),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在數字化這道“必答題”上的解法,或許可以給到行業(yè)同仁們一些指引。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后稱“上海城建設計集團”)成立于1963年,是從事基礎設施建設的勘察、設計、總承包為主的綜合性設計咨詢研究單位,具有國家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國家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工程咨詢甲級綜合資信,為工程建設提供全行業(yè)、全過程服務。
在科學探索和技術創(chuàng)新中作出卓越貢獻,榮獲國家、部和市級各類獎項近千項,擁有各類專利近千項。主編和參編各類標準、規(guī)范、通用圖,為推動行業(yè)發(fā)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專注于服務城市功能升級,憑借強有力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總承包管理能力,為業(yè)主提供高品質的集成服務。同時也將宜居理念融入設計作品,使得其設計作品遍布全國和世界各地。
對于任何一家大型設計院來說,設計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全過程數據介入是設計院效益提升的三板斧。
無論項目大小,設計院的設計方案不超概是一條紅線,一旦方案及施工圖設計的環(huán)節(jié)超過預算,就必須重新調整修改上述設計成果。
那如何防止超概?客觀可供對比的數據是重中之重,設計院的數字資產可以為設計師、設計項目提供可復用的知識和經驗。除此之外,利用數據的銜接,打破了各環(huán)節(jié)相互割裂的局面,使設計與成本、施工、運維一體化,能夠賦能設計企業(yè)全過程咨詢服務的能力。
一、積累設計動能,賦能企業(yè)升級
1、建立專業(yè)的BIM決策
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從行業(yè)宏觀層面對BIM技術的應用做出了策略,即讓BIM融于設計,BIM并不是設計的舶來品,而是視角的轉換??v觀設計行業(yè)的發(fā)展史,從1.0的圖紙手繪時代到2.0的信息化圖紙再到3.0的信息化模型(BIM)時代,設計工具的升級始終取決于使用者看待工具的視角。
設計師是否愿意跳出舒適圈,擁抱新的變化,取決于這項技術是否真的對人、對項目、對企業(yè)帶來了可感知到的價值。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的領導層對BIM體系的建立堅持以始為終的實踐觀,從迭代升級的每一個項目開始做起,積累成功經驗的同時,從看得見、摸得到的地方夯實BIM設計的價值,逐步樹立BIM應用的信心,帶動公司整體的水平提升。
2、建立企業(yè)BIM技術流程
在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基于數維BIM產品開展的工作中,與傳統(tǒng)二維設計相比,最大的變化在于“協同”這個板塊。由這個技術路線可以看到,在協同后續(xù)的工作環(huán)節(jié)中,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基于廣聯達云端協同的平臺使專業(yè)間“提資、收資”更加高效。包括協同后的可視化展示、方案必選、交通分析、性能分析模塊,都是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基于新協同方式生成的技術流程,使設計團隊能夠清楚地感知到數據協同帶來的顯著價值。
二、放大組織勢能,聚焦員工能力
1、全面發(fā)揮BIM設計優(yōu)勢,融于設計
企業(yè)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的“一把手工程”引領。
上海城建設計集團通過多年培養(yǎng)形成了一批豐富的建模與實戰(zhàn)經驗的骨干,將團隊骨干融入一線設計部門,使生產部門具有完善的BIM人員配置,帶動設計人員BIM能力的提升。
對于人才的BIM意識培養(yǎng),上海城建設計集團首先會從員工的意識層面下手,讓BIM團隊在項目落地的過程中,逐步認知到BIM技術是如何改變設計對象、設計過程和設計結果的呈現和表達,讓設計師能夠依靠國產BIM工具打破傳統(tǒng)二維設計的界限,將BIM用于設計,融于設計。
2、能力延伸,注重體系化成長
在BIM團隊承接項目時,聚焦的視角正從單純的設計本身向外延伸,項目的投資回報率、成本效益、節(jié)能效益等因素,在滿足環(huán)保、安全、美觀等要求的基礎上,逐步從項目價值全價值鏈的視角下手,向復合型人才轉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的員工能力體系來源于決策層對于BIM團隊最大程度上的資源傾斜,讓員工在放手去大膽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并精進業(yè)務水平。
三、助力業(yè)務升級,彰顯效益提升
1、實踐為上,賦能項目成功
沒有誰天生就是成功者,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的BIM體系是在一次次實踐中沉淀迭代,以上海城建設計集團承接的某個高速公路項目為例。
該項目有橋梁、隧道、路基、立交、匝道,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全線雙向六車道規(guī)模。項目在城市規(guī)劃網絡中,對于工期及質量要求非要重,且面臨多次方案調整以及建設條件復雜等難題。
在此項目背景下,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基于以往的BIM技術條件,利用廣聯達數維設計BIM平臺,最終交付的BIM成果相較于傳統(tǒng)設計出圖及BIM分步實施的時間降低了30%,成本降低了40%。
2、項目實施回顧
道路設計的板塊中,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的BIM技術團隊在全三維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道路路線設計、縱斷面拉坡設計、橫斷面設計、道路板塊設計,這些功能基本可以滿足向業(yè)主交付的要求。
在立交設計的板塊中,通過數維設計平臺中三維驅動的方式智能創(chuàng)建道路交叉口,合理選擇交叉位置及交叉方式,布設立交匝道。
在橋梁設計的板塊中,使用自定義構件對橋梁進行設計建模,通過參數化定義和組件化設計,定制橋梁結構構件
在項目中還有隧道的路線板塊,對于隧道的設計,由于每個分段所用的材料不同,設計團隊在設計初期,針對隧道出入口、內襯墻裝飾板材質、設施設備布置等進行交互式設計與靈活替換,將展示與設計環(huán)節(jié)合并,提高設計響應速度。
3、精準提煉,方知關鍵
BIM正向設計不僅要苦練內功,交付或者匯報的成果同樣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團隊還需要適應外部匯報方式、形式的變化。新的生產力需要有新的呈現手段與之對應,BIM正向設計在解決生產率提效的同時,還帶來了嶄新的呈現方式,在設計過程中,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就利用了這種新的成果呈現方式,展現出以模型為主的表達方式。
根據建設條件,將多個設計方案同時展示出來,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建設方案的可行性。
在匯報階段,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的BIM團隊,針對與方案進行了模擬演示,包括交通方案的模擬方針——可以清楚知曉道路的承載體量以及二三維結合一體——充分表明設計意圖,并且擁有更直觀、更豐富的內容表達模式。
四、展望時代,你我皆為同路人
BIM不只是工具,是業(yè)務及設計企業(yè)層面上數字化的載體,它也可以是融入設計產品中的生產要素
如今,上海城建設計集團的數字化BIM體系已正式建設了一套屬于自己的體系,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只有通過持續(xù)迭代,才能在洶涌波濤中探索下一處升級的方向,是企業(yè)適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始終堅持初心,以扎實的基本功一步一個腳印堅定不移地推進BIM正向設計的普及,發(fā)揮設計企業(yè)在數據源頭的引領作用,為建筑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和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未來,上海城建設計集團將與BIM正向設計的其他推動者與踐行者共同前行,重塑行業(yè)核心競爭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