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王偉杰
劉光菊和吹打樂藝人溝通表演注意事項? ?受訪者供圖
建設展館、舉辦藝術節(jié)、推進非遺進課堂……扎根基層34年,義無反顧“守文化”,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民族文化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劉光菊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土家族撒葉兒嗬、南曲、花鼓子等非遺的保護傳承。至今,當地已培育4000余名民間藝人、7000余名非遺“小傳人”以及67支民間藝術團。
日前,劉光菊獲評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我感受到國家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視。這次獲獎更堅定了我的信念:腳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我們的價值就會得到充分實現?!眲⒐饩崭嬖V記者。
1990年,劉光菊考取了文化站編制。單位改制后,她選擇留下來繼續(xù)從事非遺保護工作。
資丘鎮(zhèn)有10余個非遺項目入選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但也曾面臨著傳承人才斷檔的境況。南曲主要依賴口傳心授,彈唱難度較大、學習人數稀少,一度遭遇失傳危機。同樣,土家族歌舞撒葉兒嗬曾因眾多傳承人外出務工、難以全心投入傳承工作而式微。
2013年,劉光菊接任資丘民族文化館館長。為改變現狀,她多方籌措資金建成民族文化展展館,全年免費開放。展館利用現代科技動態(tài)展示土家族撒葉兒嗬、南曲等非遺,吸引了全國各地很多專家學者探訪。
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文化和旅游局、資丘鎮(zhèn)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劉光菊還創(chuàng)新舉辦鼓師擂臺賽、晉級賽、南曲大師晉級賽等活動,推動民間藝人申報藝術職稱,留住傳承人才。目前,資丘鎮(zhèn)有特級、高級、中級、初級鼓師47名,南曲大師、高級和中級南曲藝人35名。
為了讓非遺走向大眾,劉光菊在當地發(fā)起“最美文化員”等大眾投票活動,激發(fā)全民參與熱情。目前,非遺傳承在資丘鎮(zhèn)發(fā)展得紅紅火火,全鎮(zhèn)已有南曲、吹打樂、花鼓子等項目的非遺傳承人超過4000人。
2024年11月15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資丘鎮(zhèn)第49屆民族文化藝術節(jié)舉辦。在藝術節(jié)的帶動下,加入文化傳承行列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每年藝術節(jié),我們都會圍繞不同主題,融入非遺、旅游以及農特產品展示等元素,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需求?!眲⒐饩照f,藝術節(jié)的名聲越來越大,還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專程前來觀賞。
如何更好地傳承非遺?劉光菊認為,非遺傳承人要走進校園,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認知與興趣,使其耳濡目染。
在資丘鎮(zhèn),鎮(zhèn)上唯一的小學于每周一開設非遺課程,中學則在每周二開展。2013年,劉光菊開始組織專家和非遺傳承人共同編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土家族撒葉兒嗬的教材。她還嚴格篩選了15名優(yōu)秀非遺傳承人進校園教授撒葉兒嗬、南曲等,接續(xù)培養(yǎng)了7000多名非遺“小傳人”。此外,還與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華中師范大學合作,借助先進的VR(虛擬現實)技術,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科技巧妙融合,推出“撒葉兒嗬動漫互動版”三維教學視頻。
如今,在資丘鎮(zhèn)的校園里,越來越多的孩子學會了唱南曲。“有一次我?guī)е鴮W生赴武漢演出,在途中的休息區(qū)看到一個小女娃哼唱著南曲上車,我知道,非遺已植入她小小的身體。那一刻,即使再苦再累,我們也感覺值得?!眲⒐饩照f。